一面锦旗见证抗“疫”的责任和担当。3月29日上午,高密校区机电系收到了一份来自机械(3+4)1971班孟祥琪家长的特别“礼物”——一面印有“抗疫先锋,情系学生”的锦旗和一段视频。家长用这种特别的方式表达了对学校领导、辅导员老师在疫情期间对孩子关怀备至的感激之情。这一面锦旗诠释了同心战疫的“科大担当”,也是校区学团队伍一路相伴学生成长的生动写照。

守“疫”路上,机电系辅导员勇做抗击疫情“答卷人”。精准信息摸排、核酸采样组织、心理问题疏导、生活难题解决..........机电系辅导员以二十四小时的工作常态化守护校园的孩子们,驱散疫情带来的心理阴霾,以不忘初心的承诺让鲜红的党旗飘扬在抗疫一线。
用真抓实干做好冲锋在前的战斗员。机电系辅导员高山,既是辅导员、党支部书记,更是丈夫、父亲。因学校实行封闭管理,高山义务反顾地选择驻校抗疫。在小家与大家面前,他毫不犹豫地选择——“我要当起这个大家长,做学校里孩子们的坚实后盾”。在校园启动封闭管理后的第一天,他就向全体党员发出倡议,40名党员斩钉截铁地在请战书上签上名字,主动请战。更有6名退伍军人,时刻牢记军人的天职,退伍不褪色,若有战,召必回,主动申请冲上防疫一线,为协助筑牢校园安全防线。


用爱和坚守做奋战一线的守护员。接到因疫情防控学校封闭管理的消息时,机电系辅导员荆喆立刻开始着手安排孩子接下来的衣食住行,以及驻校所需的必要行李。家人问:“学校说所有人都必须住进学校吗?”她头也不抬地说:“哪怕只能有一个人住进去,这个人也应该是辅导员啊。”就是这样,在还没得到必须驻校的通知前,高密校区所有辅导员已经集结完毕,进驻学校,一个不落。入校以后,白天需要完成辅导员常规事务,晚上要安排第二天核酸抽测的学生名单,作为毕业生辅导员,还要利用晚上的闲暇时间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谈心谈话,陪孩子视频聊天的时间越来越少。作为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,荆喆从未离开过孩子这么长时间,有天晚上视频的时候,孩子看着屏幕突然说了一句:“妈妈我不认识你了。”说完扭头就去玩了。明知是童言无忌,视频这头的妈妈却是瞬间泪如雨下。

用真心实意做心理健康的的疏导员。疫情无情人有情,学校的疫情防控封闭式管理,不仅是对在校师生员工的精力和意志品质,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不小的考验。“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和专职辅导员,我深刻知道在这种时刻,‘陪伴’在学生身边是多么的重要。”项阳作为心理工作站站长和机电系辅导员,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后的第一时间,便积极协助校区学团办,参与推出心理咨询预约线上化、心理预约多平台,心理工作站环境提升更好在这特殊时期服务学生,多渠道准确把握心理问题学生信息情况,织密疫情防控的心理防火墙,着力提升学生心理抗逆力,增强面对压力和突发情况下的心理素质。在办公室、在梧桐学舍与心理状态波动学生、学业、就业疑惑学生等情况学生进行逐一心理谈心谈话,针对在校外实习、专升本培训的学生,更是通过电话一对一询问其在校外的心理状态。

封校不封情,家校共育显成效。近年来,高密校区持续贯彻“家校协同,始于迎新,终于毕业,融入全程”的理念,不断推动家校共育步入新台阶,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。疫情期间,学团队伍连续通过开展家长见面会、家长答疑会、线上家访、一对一家校沟通等方式,继续探索建立家校育人的共同体,持续搭建好特殊时期家校沟通桥梁,累计开展线上家访问3000余次, 特殊学生关怀300余次,共同筑了牢家校协同抗击疫情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的坚强堡垒。(撰稿:贾媛媛;审核:李春家)


